連2天震不停民眾驚 氣象署:頻率緩慢下降地震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根據氣象署觀察,餘震數量逐漸減少,較大的顯著有感餘震數量也穩定減少當中。
船上一共108人跳海逃生,幸好所有人都平安被救起。國際中心/劉人豪 編撰責任編輯/朱怡玟。
渡輪隨後被大火吞噬,黑煙直竄,還好火勢在一個多小時內被撲滅,渡輪沒有沉沒,被順利拖回岸邊,起火原因仍需調查。泰國一艘渡輪日前開往觀光勝地龜島時,在距離岸邊不到4公里處突然起火,火勢迅速蔓延,濃煙密布渡輪隨後被大火吞噬,黑煙直竄,還好火勢在一個多小時內被撲滅,渡輪沒有沉沒,被順利拖回岸邊,起火原因仍需調查。泰國一艘渡輪日前開往觀光勝地龜島時,在距離岸邊不到4公里處突然起火,火勢迅速蔓延,濃煙密布。圖/美聯社渡輪「海上起火」遭黑煙吞噬 108人跳海平安獲救泰國一艘渡輪從南部的素叻他尼,開往觀光勝地龜島,不料4日一早,在距離岸邊不到4公里處,引擎室突然起火,火勢迅速蔓延,所幸離岸不遠,求救後,多艘船在20分鐘內趕來救援,但因擔心渡輪爆炸而不敢靠近,船上乘客和船員一共108人必須跳海逃生,最後全數平安獲救,只有少數人有輕微嗆傷。
差4公里就靠岸... 渡輪引擎室突起火釀驚魂記渡輪船樓下方竄出大火,劈哩啪啦作響,沒過幾分鐘,現場濃煙瀰漫,乘客們穿上救生衣,看似淡定地待在原地,只因不知道可往哪逃。這艘渡輪的目的地龜島,過去曾有多名外國遊客身亡,被外媒冠上「死亡之島」稱號,這次海上驚魂,人員全數平安,是不幸中的大幸。不過吳健富最後強調,台灣東部是板塊活躍地區,仍提醒民眾不應此次地震逐漸趨緩就掉以輕心,須隨時做好防震準備
至於餘震會維持多久?吳健富解釋,就地震學觀點來說,地震序列會有前震、主震、餘震,若定義昨天規模7.2為主震,餘震並不會超過主震規模,因此不排除三天內有規模6.5至7.0餘震發生,請民眾小心提防。連2天震不停民眾驚 氣象署:頻率緩慢下降地震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根據氣象署觀察,餘震數量逐漸減少,較大的顯著有感餘震數量也穩定減少當中。花蓮強震發生後,至今大小餘震不斷,地震中心今(4)日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截至下午四點為止,累計387起餘震,其中106起為屬顯著有感地震,另外281起為小區域餘震。不過吳健富最後強調,台灣東部是板塊活躍地區,仍提醒民眾不應此次地震逐漸趨緩就掉以輕心,須隨時做好防震準備。
餘震頻率逐漸下降 氣象署:不可掉以輕心此外,在主震過後,上午8點11分隨即有規模6.5餘震,未來是否有更大餘震發生?吳健富指出,必須看累積的能量是否有發生更大地震的條件,不過昨天的地震基本上已經把能量慢慢釋放,認為在同個地區再發生規模7.2地震的機率不高圖/美聯社、CNN、網路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教授西村拓也就說,雖然日本氣象廳、台灣當局與美國地質調查局測得的深度不同,但再怎麼說,深度30公里的人工地震是不可能發生的。
假消息滿天飛,還有網友PO出兩張震波圖,聲稱這次花蓮地震是由「地震兵器」引起的人工地震,但專家強調,各國測量到的地震深度介於20公里到30公里之間,不可能是人為引起的地震。網友亂傳能登半島地震畫面,稱是此次7.2強震。外媒搶發台0403地震新聞 誤植2018年樓塌畫面NHK分析,網友散播假消息,可能是為了蹭流量、賺取平台分潤,呼籲民眾小心提防,不僅如此,有些媒體為了搶快也散播了不實消息。這次花蓮地震國際間也高度關注,不過第一時間社群卻出現許多不實消息,有網友拿今年1月能登半島地震以及兩年前的台東地震,當成昨(3)天地震的畫面,還有一些國外媒體為了搶快,誤植2018年花蓮雲門翠堤大樓倒塌的畫面。
國際中心/陳韋仁 編撰責任編輯/張碧珊。報導這次花蓮地震,但照片卻是2018年花蓮雲門翠堤大樓倒塌的畫面,菲律賓和緬甸媒體誤植畫面都被網友抓包,公信力也大打折扣,為了搶快恐怕得不償失。NHK分析網友傳假影片 疑想蹭流量賺取平台分潤地震來襲,民眾站都站不穩,不過這段畫面被日本NHK用斗大的字體標註為「錯誤情報」,因為這是2022年台東池上發生6.8地震時,民眾登上花蓮卓溪山的畫面,跟3日發生的花蓮地震無關,還有網友上傳今年1月日本能登半島地震,水池劇烈搖晃的畫面,聲稱這也是3日花蓮發生的地震,對此NHK提醒,發生重大災害時,應該透過政府以及公家機構等具有公信力的管道取得消息,更呼籲不確定的消息別輕易散播假消息滿天飛,還有網友PO出兩張震波圖,聲稱這次花蓮地震是由「地震兵器」引起的人工地震,但專家強調,各國測量到的地震深度介於20公里到30公里之間,不可能是人為引起的地震。
國際中心/陳韋仁 編撰責任編輯/張碧珊。網友亂傳能登半島地震畫面,稱是此次7.2強震。
報導這次花蓮地震,但照片卻是2018年花蓮雲門翠堤大樓倒塌的畫面,菲律賓和緬甸媒體誤植畫面都被網友抓包,公信力也大打折扣,為了搶快恐怕得不償失。圖/美聯社、CNN、網路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教授西村拓也就說,雖然日本氣象廳、台灣當局與美國地質調查局測得的深度不同,但再怎麼說,深度30公里的人工地震是不可能發生的。
NHK分析網友傳假影片 疑想蹭流量賺取平台分潤地震來襲,民眾站都站不穩,不過這段畫面被日本NHK用斗大的字體標註為「錯誤情報」,因為這是2022年台東池上發生6.8地震時,民眾登上花蓮卓溪山的畫面,跟3日發生的花蓮地震無關,還有網友上傳今年1月日本能登半島地震,水池劇烈搖晃的畫面,聲稱這也是3日花蓮發生的地震,對此NHK提醒,發生重大災害時,應該透過政府以及公家機構等具有公信力的管道取得消息,更呼籲不確定的消息別輕易散播。這次花蓮地震國際間也高度關注,不過第一時間社群卻出現許多不實消息,有網友拿今年1月能登半島地震以及兩年前的台東地震,當成昨(3)天地震的畫面,還有一些國外媒體為了搶快,誤植2018年花蓮雲門翠堤大樓倒塌的畫面。外媒搶發台0403地震新聞 誤植2018年樓塌畫面NHK分析,網友散播假消息,可能是為了蹭流量、賺取平台分潤,呼籲民眾小心提防,不僅如此,有些媒體為了搶快也散播了不實消息慢性肝病的人身上也容易出現微血管擴張或細小的血管瘤。臉色灰黑腎臟問題尿毒症患者及部分糖尿病患者因控制不好,後期會面臨洗腎命運,患者除了皮膚乾、脫皮、癢之外,全身皮膚會呈現灰黑色。間歇性的潮紅可能是類癌瘤、肥大細胞增生症或嗜鉻細胞瘤等所引發。
如果肝、腎出問題或患有心臟血管等疾病,除了生理症狀外,仔細觀察臉部皮膚其實早就出現變化。臉潮紅、橘紅甲狀腺問題甲狀腺亢進的人容易面部潮紅、掌面泛紅、禿髮、多汗,但皮膚較為柔軟有如新生兒。
臉色黃、黃疸肝臟問題肝病表現在皮膚上,最常見的就是黃疸。(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奪走賈伯斯的神經內分泌瘤,為什麼有症狀卻難發現? 原因曝光.10大警訊反覆出現 小心神經內分泌腫瘤上身。
臉色蒼白、蠟黃或嘴唇顏色變深,氣色不好不僅看上去憔悴、沒精神,還可能潛藏健康危機。臉色藍紫心臟、肺臟與血管問題人體血液中的血紅素本來應帶有氧氣,但如果血液缺氧,且缺氧的血紅素增加,就會導致皮膚呈現藍紫色,也就是「發紺」,例如先天性心臟病、嚴重肺病、肺栓塞、心臟衰竭者都容易有此情形。
皺紋、臉潮紅性荷爾蒙問題女性在更年期後,因女性荷爾蒙缺乏,因此,造成皮膚皺紋、乾燥以及萎縮等老化現象,且臉部容易潮紅。泛磚紅色其他臉泛紅問題多血症或稱絕對紅血球增多症,會使皮膚呈現整體泛磚紅色的狀態。黃疸主要是血液中的膽色素增加且堆積在皮膚和鞏膜所造成的黃色變化,例如肝臟代謝出問題或結石、腫瘤造成的膽管阻塞,都是原因之一。相反的,甲狀腺機能低下則容易產生黏液水腫、皮膚摸起來冰冷無彈性、舌頭及嘴唇肥大、眼瞼浮腫、頭髮體毛乾燥無光澤,皮膚呈現橘紅色調的胡蘿蔔素血症。
B肝、C肝患者有可能產生四肢紫斑和紅色壓痛硬結節臉色灰黑腎臟問題尿毒症患者及部分糖尿病患者因控制不好,後期會面臨洗腎命運,患者除了皮膚乾、脫皮、癢之外,全身皮膚會呈現灰黑色。
泛磚紅色其他臉泛紅問題多血症或稱絕對紅血球增多症,會使皮膚呈現整體泛磚紅色的狀態。如果肝、腎出問題或患有心臟血管等疾病,除了生理症狀外,仔細觀察臉部皮膚其實早就出現變化。
B肝、C肝患者有可能產生四肢紫斑和紅色壓痛硬結節。相反的,甲狀腺機能低下則容易產生黏液水腫、皮膚摸起來冰冷無彈性、舌頭及嘴唇肥大、眼瞼浮腫、頭髮體毛乾燥無光澤,皮膚呈現橘紅色調的胡蘿蔔素血症。
臉色藍紫心臟、肺臟與血管問題人體血液中的血紅素本來應帶有氧氣,但如果血液缺氧,且缺氧的血紅素增加,就會導致皮膚呈現藍紫色,也就是「發紺」,例如先天性心臟病、嚴重肺病、肺栓塞、心臟衰竭者都容易有此情形。慢性肝病的人身上也容易出現微血管擴張或細小的血管瘤。臉潮紅、橘紅甲狀腺問題甲狀腺亢進的人容易面部潮紅、掌面泛紅、禿髮、多汗,但皮膚較為柔軟有如新生兒。臉色蒼白、蠟黃或嘴唇顏色變深,氣色不好不僅看上去憔悴、沒精神,還可能潛藏健康危機。
黃疸主要是血液中的膽色素增加且堆積在皮膚和鞏膜所造成的黃色變化,例如肝臟代謝出問題或結石、腫瘤造成的膽管阻塞,都是原因之一。間歇性的潮紅可能是類癌瘤、肥大細胞增生症或嗜鉻細胞瘤等所引發。
臉色黃、黃疸肝臟問題肝病表現在皮膚上,最常見的就是黃疸。(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奪走賈伯斯的神經內分泌瘤,為什麼有症狀卻難發現? 原因曝光.10大警訊反覆出現 小心神經內分泌腫瘤上身。
皺紋、臉潮紅性荷爾蒙問題女性在更年期後,因女性荷爾蒙缺乏,因此,造成皮膚皺紋、乾燥以及萎縮等老化現象,且臉部容易潮紅受災戶盼「原地蓋屋」花蓮7.2強震,震毀當地民宅,準副總統蕭美琴一早前往勘災,受災戶團團圍住她,盼政府救救他們一生唯一的房子。